摘要:如果说,人生哲学是对人生切要问题的智慧反思,则人之生死问题就是其中之核心。对生死问题的反思,所获得的是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本真彻悟。
在先秦诸子的生死观中,以庄子之论最为丰富和具有深度。通过对诸子百家、尤其是老子的生死观的批判和吸收,庄子的生死观在 “谬悠之说,荒唐之言” (庄《子·天下》)的表象下,形成了一种具有系统性的生死哲学。庄子生死哲学的最高范畴是 “道”或 “自然”,其内容涵盖了生死本体观、生死价值观和生死价值践履三个方面。
从《庄子.内篇》看,在生死本体观方面,庄了分别从道命二重观角度揭示了生死的本体意义。首先,庄子以“道”的运化解释生死的根源、本质,视生死转变为本质齐同的 “自然”“物化”。其次,针对个体生命的生死,庄子又以“命定”观解说之。在生死价值观方面,庄子提出了法 “自然”的生死价值标准。庄子认为,生死是 “自然”之变,人们对待生死的应有态度是法“自然”。法”自然”即在肉体生存方面追求 “全生尽年”,在精神生存方面追求 “逍遥无待”。法 “自然”价值追求的目标是:在人与 “自然”的贯通中实现生命的本然价值。
在生死价值实践方面,为了实现对 “全生尽年”和 “逍遥无待”的追求,庄子提出了“心斋”、“坐忘”、“朝彻见独”等生死价值工夫践履,实现了本体观和工夫论的合一。庄子这种 “自然”人性的生死价值践履对今天人们战胜生死忧患,获得心态 “自然”的健康生活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。
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对庄子的生死观进行哲学反思,祈求在不断深入的反思中把握并显现出庄子生死观的多层涵义,获得对生死问题的本真把握。本文第一章概述了庄子生死观的思想渊源。第二章疏解和阐释了庄子的生死本体观,认为:庄子生死本体观以“道”论为基础,分别从死生 “一体”、死生“物化”和死生 “命之行”三方面言说了死生本体问题,其结论是死生 “自然”。第三章疏解和阐释了庄子的生死价值观及其工夫践履,认为:庄子生死价值观的要点是:以 “全生尽年”保全生命存在的 “自然”状态,以 “逍遥无待”实现对生死忧患的精神超越。在结语部分,本文指出:庄子以“自然”释生死,以法 “自然”看待生死的自然生死观,对解除现代人的生死困扰具有开拓清新方向的启示意义。
关键词:道;自然;命;全生尽年;逍遥无待